熱門搜索:
【VSD的使用注意事項】
①盡可能創面內的壞死組織和異物(線結等)。
②在無菌條件下按創面大小和形狀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,務使泡沫置入創面后能充分接觸整個創面,創面較大時可使用多塊材料,但應使泡沫材料充分接觸創面。
③引流管的所有側孔和應全部包埋在泡沫內;引流管距泡沫材料邊緣的距離不宜*過2mm,如果所用泡沫較大應置人兩根或更多引流管,但需按創面大小修剪并剪去多余引流管即可。
④創面封閉要嚴密。封閉所用的聚胺甲酸乙酯薄膜是一種生物透性薄膜,既具有良好的粘貼性,又能*皮膚(汗孔)的蒸發,即使連續使用2
w以上亦不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。封閉創面是一種重要的步驟,關系到負壓能否保持,因而需要細致耐心的操作。在粘貼時采用“腸系膜法”,利用足夠長度的薄膜先包裹引流管,再敷貼在創面周圍。
⑤接通引流管的負壓可用吸引器,優點是封閉不夠嚴密時仍有足夠的負壓引流,缺點是病人行動不便,也可用負壓瓶,優點是病人行動方便,缺點是如封閉不嚴密,負壓很快消失。有效負壓的**標志是泡沫材料明顯收縮變硬(可通過薄膜觀察觸摸到),**注意的是負壓一旦消失,要立即檢查封閉是否嚴密,必要時加以彌補,否則創面處于封閉而無負壓環境中,可能很快感染惡化。
⑥創面一旦清潔,即可進行二期縫合、游離植皮或組織瓣移植。若創面較大或感染嚴重,可能在*次負壓封閉5天后再作*二次負壓封閉。通常,*二次封閉時所用泡沫材料的面積可以是*次的2/3~3/4,*有利于肉芽生長和填充死腔。
手術分二次進行,*次手術行創面清創術,有骨折者應用外固定架固定,將VSD按創面大小和形狀剪裁,使其泡沫置人創面后能充分接觸整個創面,再將其邊緣和周圍正常皮膚縫合固定,用聚安甲酸乙酯薄膜將VSD硅膠引流管和周圍正常皮膚一起覆蓋封閉,術后硅膠引流管連接高負壓引流裝置,制成并保持高負壓封閉引流,高負壓維持4O一6OkPa。5—15
天后去掉VSD行*二次手術,再次手術時根據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情況決定是否再次使用VSD,或者單獨應用組織瓣移植還是聯合游離植皮術覆蓋骨外露創面。
⑦、配合抗感染**。VSD使創面處于負壓、相對隔離狀態,抗厭氧菌**不應忽視。
⑧高負壓下的引流可能招致出血,因此清創時止血要,避開血管,術后要觀察出血情況,必要時對癥處理。
【VSD的使用操作】
負壓封閉引流的操作可以分成四個步驟:放置引流物;封閉,把引流區與外界隔絕;接負壓,開始引流;術后的管理和觀察。
1、引流物的放置:①清創:創面的壞死失活組織或容易壞死的組織,異常分泌物和異物等,開放所有腔隙,確保軟組織和骨組織床的血供。清洗創周皮膚。②準備引流物:按創面大小和形狀設計修剪帶有多側孔引流管的VSD敷料,使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側孔為VSD敷料包裹。每1根引流管周圍的VSD敷料不宜*過2cm,即約4~5cm寬的VSD敷料塊中**有一根引流管。遇大面積創口時以引流管串聯并合,降低引流管數量,引流管出管的方向以方便引流管密封為原則。③填充:覆蓋填充敷料,把設計好的VSD敷料加以縫合固定,使敷料覆蓋創面,如創面較深,須將VSD敷料填充底部,不留死腔。
2、封閉:擦干凈創面周圍皮膚,用具有生物透性粘貼薄膜封閉VSD敷料覆蓋著的整個創面。良好的密封是*引流效果的關鍵,耐心、細致、靈活地完成密封工作可以用“疊瓦法”粘貼敷料。用“系膜法”封閉引流管出創面邊緣處,即用薄膜將引流管包繞,多余的薄膜對貼成系膜狀,可以有效地防止引流管出薄膜處的松動和漏氣,或“戳孔法”密封引流管;遇到特殊部位如手足部就用“包餃子法”粘貼,半透膜的覆蓋范圍應包括創周健康皮膚2cm的范圍。
3、接負壓:根據需要用三通管將所有引流管合并為一個出口,引流管接負壓裝置,開放負壓。將負壓調節在-125~-450mmHg的壓力,負壓有效的標志是填入的VSD敷料明顯癟陷,薄膜下無液體積聚。
4、術后的管理和觀察:確保負壓封閉引流正常后,術后應觀察并記錄負壓狀況及引流出物的性狀和數量,醫用泡沫的是否恢復原狀,薄膜下積液,負壓源是否正常,管道是否通暢等。檢查創面,如果肉芽組織生長飽滿,鮮紅嫩活,隨即植皮閉合創面,否則可重新填入VSD敷料繼續引流,有時要更換敷料2~3次,多時甚至4~5次,直至創面新鮮再行植皮手術,修復創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