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搜索:
隨著醫療臨床上的行業發展,一次性止血帶的出現,逐漸代替了原先的乳膠橡皮管止血帶,一次性使用,避免了以往一帶重復使用,病源交叉傳遞的不良現象。操作簡單,使用方便,并可減輕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。 那么止血帶怎樣正確的使用呢?西臣邦尼帶大家先說說使用不當帶來的危害:
止血帶使用不當不僅會給病人身體帶來不適,引發疼痛還會有如下幾點危害:
止血帶不應扎得太緊,太緊會使動脈血流阻斷,形成血栓,使用時間應盡量縮短扎緊的時間。抽血進針后,見到回血應立即松開止血帶,減少血行阻滯時間(也不應鼓勵被抽血者長時間、用力攥拳)。
(1)血脂項目、凝血項目、血常規項目抽血時止血帶使用應限定在1分鐘以內。
(2)止血帶束縛太緊、時間過長(如*過3分鐘),會造成血行阻滯時間過長,因溶血、血小板、纖溶系統等原因將使檢驗項目的結果產生偏差,甚至誘導誤診。
(3)需要重新采血時,在止血帶束縛時間太長的情況下,應當在對側手臂重新采血。
(4)抽血后一定要檢查止血帶是否解下,特別是嬰幼兒,以防發生醫療事故。
那么如何在采血中正確使用止血帶呢?
(1)評估血管:可以選擇肘部靜脈,對靜脈血管較粗并且充盈的患者,靜脈穿刺時可以不扎止血帶;凝血技能障礙的患者,禁止用止血帶。
(2)有些病人的衣服袖子過緊,根本就不應該使用止血帶來采血。即使血管不夠充盈,**綁上止血帶,也要想辦法幫助病人脫下衣服,或者是盡可量的整理好袖口。
(3)用于靜脈穿刺時:在穿刺點上方6—8cm處扎止血帶,注意使用止血帶的尾端向上,止血帶的松緊度以能阻斷靜脈血流而不阻斷動脈血流為宜,穿刺成功后立即松開止血帶。
(4)操作中,注意傾聽病人的感受,較瘦、皮膚彈性較差、兒童以及老年患者扎上止血帶時,可以考慮墊上紗布塊,避免止血帶直接接觸皮膚,同時注意墊襯物要平整,避免患者因之出現皮膚并發癥。
(5)操作后一定要注意查對清點用物。
看似簡單的操作,我們都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。注意臨床操作中無小事。